五百四十章 用意-《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孙派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筹码后,许多追随孙阁老的人,就会生出异心来。孙家没有皇子外孙,孙阁老又已老迈,孙家后继乏人,显然已经是秋后的蚂蚱。追随者们有几个是冲着孙阁老的个人魅力,才投入他门下的?还不是为名为利为权为势?眼见着孙家风光没几年了,未来的储君无论是哪位皇子,都与孙家有仇,谁还会心甘情愿与孙家一同走上绝路不成?还不是趁着如今储位未定,赶紧先给自己找条后路。

    为利益而聚集在孙阁老身边的人,终究会为了利益而弃他远去。一旦孙派四分五裂,不复从前辉煌,他们对皇权的威胁自然也就大为减弱了。

    海棠细细分析了一番,海礁听得颇有道理,连连点头:“不错,是这个理儿。虽说皇帝可能是被逼公开七皇子的身份,有些不情不愿,但只要能打击到孙家,便不算是吃了亏。”

    只是孙家成了秋后的蚂蚱,不代表与他们敌对的人就能高枕无忧了。

    七皇子横空出世,给八皇子立储添了无数变数。虽说如今人人都知道七皇子身体不好,恐怕担不起储君的职责,但他毕竟是嫡皇子,又是兄长。只要他还活着一日,庶出的幼弟就没理由越过他,成为一国储君。哪怕皇帝坚持自己的想法,内阁众臣也同意皇帝的意见,也拦不住世上总会有坚持“正统”的人,反对八皇子立储的。

    海棠认为这事儿好办:“就算让七皇子成了储君又能如何?他身体不好,就让皇帝和太后多操心呗。内阁大臣们也多用用心,把朝政给撑住了。我觉得太后养大的孩子,至少是非曲直是能分辨出来的。他就算继位为君,只做个揽总就好了,具体的事务有忠臣良将去处置。”就象是君主立宪制那样,哪怕是华夏历史上,也有几十年不上朝的君王,只要内阁靠谱,君王别总想着勾心斗角算计人,生活也不是维持不下去。

    退一万步说,七皇子无论是做了储君还是新君,若是身体真的撑不下去了,少年夭折,也没留下子嗣,那不是还有八皇子吗?以皇弟身份继承大统,本朝也有过前例。到得那时,恐怕八皇子也成长起来了,不再是令人无法信任的小孩子,那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人质疑他的继承资格了。

    反正,这里头没有纪王世子什么事儿,再把孙阁老踢出内阁,后宫孙贵妃也没有太后名头,掌不了大权,事情就出不了格。

    海礁听得一愣:“可这么一来,七皇子不就成了八皇子的挡箭牌?若这就是皇帝的打算,那他对这个嫡子还真挺刻薄的……”

    刻薄就刻薄吧,德光皇帝对皇后与嫡子刻薄,也不是头一回了。对比死得不明不白、连身后哀荣都不保的吴皇后与三皇子,七皇子至少还有立储继位的可能呢!他如今能得到皇帝的承认,光明正大做一位嫡皇子,过去十几年隐姓埋名的生活,便算是有了回报。

    更何况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